Tel. 18948415998
2021-05-26 15:34:37
浏览:
一、总硬度
1、监测该参数可以检查硬度的去除效果或结垢控制处理措施。石灰的软化、石灰的处理、石灰-纯碱处理常会被用来沉淀或去除硬度。
2、钙、镁等离子浓度过高时,水的硬度就会增加。
3、钙镁等离子会与循环水体中一些阴离子杂质形成沉淀,或与碳酸根、磷酸根或硅酸根作用形成碳酸钙(镁)、磷酸钙(镁)和硅酸钙(镁)垢,附着在循环水系统管道上,使循环水流通面积减少,堵塞换热器等情况发生。
4、循环水系统直接与大气接触,且水温均控制在30℃以下,非常适合细菌、藻内繁殖,细菌、藻类附着到钙镁等沉淀上,对金属管道形成垢下腐蚀。
5、一般来说控制为钙镁硬+碱度不超过1100mg/L,钙镁硬控制在850mg/L以下,根据各系统的不同,钙镁硬值也有更高一点的。
二、pH
1、一般来说,对于镍、铁、镁等材质,pH越低,腐蚀的速度越快。pH 在 4.3~10.0时,碳钢的腐蚀率几乎不变。金属的腐蚀性能与其表面上的氧化膜的性能密切相关,例如铁,即使pH很高时,铁也容易溶解生成铁酸盐而腐蚀。总之,腐蚀速率取决于其金属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对pH值的依赖关系。
2、标准的pH测定仪(计)和缓冲液可用来检测整个循环水体的pH值,由此可监测酸碱度、气味的稳定性或污染等情况,防止管道内容易生成沉积物和腐蚀。
三、磷酸盐
1、磷酸盐在冷却循环水系统和锅炉中,常用做腐蚀抑制剂或缓蚀剂,将钙沉淀下来,避免管道内壁表面上生成钙盐腐蚀物。
2、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营养盐去除工艺或化学沉淀法。总磷包括正磷酸盐、聚合磷和有机磷等形式。
2、一般来说促进菌藻生长的离子主要是无机磷,活性磷(正磷)是生物物种中最容易获得的一种形式,是菌藻的主要生长营养源。
四、溶解氧
1、水体中的溶解氧能加快细菌、藻类的生长。
2、溶解氧能腐蚀设备、给水管路、换热器、冷凝器等。
3、低碳钢、铜、铜合金腐蚀率会随着水体中氧含量的增高而增加。
4、水的温度越高,氧气溶解度越小。
五、余氯及氯离子
1、使用次氯酸根离子和次氯酸是常用的消毒工艺。当水中余氯浓度达到0.5mg/L时,碳钢的腐蚀率迅速上升,达到0.7mg/L时,开始超出设计规范的容许的上限值。
2、含镍铸铁、铜基合金、铝、不锈钢等材质,余氯浓度<2mg/L时,影响不大。
3、氯离子对不锈钢的腐蚀有影响,水体温度高腐蚀会加剧,因此选用氯离子指标时应结合温度因素确定。
六、总碱度
该数据可以用来控制水体中的泡沫问题、遗留物以及脆化问题,防止冷凝管路的腐蚀以及冷却系统的结垢。在许可范围内,碱度与锅炉及管道的操作压力成反比。
七、浊度
1、该数据可用来监测颗粒物、微生物,用来监测循环水质的变化。
2、因为水体当中固含量的增加而造成冷却水流速降低时,悬浮物容易在管道、换热器表面生成疏松的沉积物,水体中溶解氧的流量也随之增加,金属腐蚀速率会加快。
3、由于地表水中夹杂有许多泥沙、腐殖质以及各种悬浮物和胶体物,同时也可能是由于水中进入了较多的粉尘,导致水的浊度升高。
4、循环水补水水质不好,会带入较多菌藻源,诱发菌藻类的生长。
八、温度
一般来说,金属的腐蚀速度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。
九、总铁
会导致水管、锅炉中有沉积物生成,可能会有颜色。一般是坑蚀,容易造成金属穿孔或管道爆裂。
十、氨氮
工业循环水处理中,要监测氨和有机氮形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转换过程,少量的亚硝酸盐就能够扰乱整个循环水的水质。水体中氨氮含量偏高会促进菌藻生长。
十一、重金属离子
铜、银、六价铬等重金属离子在冷却水中对钢、铝、镁这几种常见金属起有害作用,这些离子往往会形成一个个的微电池而引起基体金属的腐蚀,容易造成金属穿孔或管道爆裂。
十二、硫酸根离子
与钙结合在一起时会生垢。
十三、细菌总数
循环水中细菌总数要求<105~106个/ml。
产品推荐
recommendation
新闻推荐
recommendation